加速洗牌!餐饮业供给过剩,近900万家门店何去何从?
最后更新于:2025-01-03 14:45:59
餐饮业的寒冬仍在持续,一场残酷的“淘汰赛”正在上演。曾经繁华的街道,如今却遍布“旺铺招租”的告示。
截至2024年6月30日,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销、吊销量达到惊人的105.6万家,2023年全年才倒闭了135.9万家,预计2024年度全年预计倒闭230万家。
产品同质化、价格战、成本上涨……多重压力下,餐饮业已陷入供给过剩的困境。 近900万家餐饮门店,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?
01、供给过剩,餐饮业步入寒冬
近年来,餐饮业的队伍日益庞大,企业数量连年走高。然而,这背后却隐藏着供给过剩的危机。据企查查数据显示,餐饮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不断攀升,存量亦逐年递增。在广州的一条老街,短短500米的街道上,就有多家餐饮店倒闭或转让,这仅仅是冰山一角。
除了传统餐饮人,越来越多的跨界创业者也加入了餐饮大军。互联网、房地产、零售业等行业的裁员潮,使得大批人选择餐饮作为创业方向。他们甚至将餐饮创业视为离职后的退路,导致餐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
同时,受线上电商冲击和营业成本飙升的影响,线下实体店纷纷转型为餐饮店。这些店铺的加入,进一步加剧了餐饮市场的供给过剩。据统计,全国的餐厅数量已接近900万家,而消费市场规模却并未持续增长,反而有收缩的迹象。
02、头部玩家调整战略,洗牌加速
在供给过剩的背景下,餐饮业陷入了价格战和内卷的恶性循环。沙利文相关数据表明,中国每千人就拥有7家餐饮门店,这一数据位居世界第一。然而,消费市场规模的萎缩使得供需严重失衡,餐饮店的日均客流量大幅下降。
为了应对这一困境,不少头部品牌开始调整战略,批量关店以减少供给。西贝、喜茶、南城香等品牌纷纷关闭了部分不挣钱的门店,以优化经营结构。奈雪的茶也在财报中称,将采取更为审慎的门店扩张策略,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。
随着头部品牌的调整,餐饮业的洗牌频次加快,迭代周期缩短。中小品牌被淘汰出局的现象愈发严重,倒闭率居高不下。业内人士分析称,北京餐饮业需要关掉约35%的门店,才能回归到2019年的供需关系。
03、苦练基本功,寻求生存之道
面对供给过剩的困境,餐饮企业想要生存下来,正如贾国龙所说:“只有一个办法,练内功,苦练基本功。”
在餐饮行业供给过剩的背景下,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,必须苦练基本功,积极寻找生存之道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策略,帮助餐饮企业应对当前的挑战:
第一,控制成本是关键。餐饮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,优化成本结构,实现总成本领先。例如,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集中采购食材以降低单价;通过中央厨房和标准化生产流程,减少对传统厨师的依赖,降低人工成本;选址时考虑租金相对较低但人流稳定的区域,如开设社区店、卫星店等,以降低房租成本。同时,要精细管理库存,减少食材浪费,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。
第二,降本的同时不能降质。餐饮企业必须回归经营的基本面,深挖核心卖点,提升服务质量。无论是菜品和味道、接待和服务还是空间和环境,都是餐厅的核心竞争力所在。因此,企业要注重菜品的研发和创新,确保口味的稳定性和一致性;加强员工培训,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;注重店面装修和氛围营造,为消费者提供舒适愉悦的就餐环境。
第三,打通全供应链体系也是实现成本控制和价格优势的重要途径。餐饮企业应建立稳定的供应链,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确保食材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。同时,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流程,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。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,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惠的价格,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
第四,不断学习与创新也是餐饮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。企业应借鉴国内外成功餐饮企业的经验和做法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。同时,积极参加行业交流会议和研讨会,了解行业动态和趋势,把握市场机遇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、跨界合作等方式,拓宽销售渠道,拓展业务领域,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餐饮业正经历供给过剩的寒冬,近900万家门店在夹缝中求生存。跨界创业与实体店转型,虽带来活力,却也加剧了竞争。价格战与内卷,让行业深陷泥潭。头部品牌已着手调整,批量关店优化结构,加速洗牌进程。
中小品牌生存艰难,倒闭频发。餐饮企业需冷静应对,从控制成本入手,优化结构,提高性价比。更需回归经营本质,深挖核心卖点,推动供给侧变革。只有练好内功,方能在洗牌中屹立不倒,共同迎接行业的复苏与春天。